把写作当作方法。
把写作当作方法。
面临行业的冬天,公司应该如何过冬,个人又能怎样过冬。
掐指一算,又到了每年向各位朋友进行年终汇报的时间,不过「年终」硬生生地让我从 1 月 1 号元旦拖到农历春节前夕(发出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已是初二了)。
休息两天读完了这本一百页出头的小书,有感触也有收获。
前几天读到了一篇文章 Write 5x more but write 5x less,作者Mike Crittenden是一位Engineering Manager,也是一个日更博客的作者。
过去两三个月有好有坏有不少事情,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痛苦」。发现自己是一个能够熟练反向应用二八法则的人,用80%的时间做20%不重要的事情。
自己的问题,需要自己解决。
最近又一次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信息焦虑、知识焦虑和学习焦虑。
关键时刻要稳住,以及软件之间的不兼容和人与人之间很类似。
本科毕业时因为准备考研,我曾用前前后后一多年的时间整理了一本 30 多万字的文集,5 年多时间这个小册子如今还会被一些学弟学妹读到。随着进入 6 月下旬,自己 6 年的硕博生活也即将走入尾声,过去 6 年我能分享的东西并不多,但终究还是要写些东西作为总结和纪念。
最近有两件事让我感触比较深,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是之前找工作初期的迷茫与局促;另一件是公共事件,最近发生在复旦大学的教师杀人案件。关于公共事件,目前官方披露的实际细节并不全面,当事人双方我也完全不了解,这里无意讨论。但这两件事让我联想到了一个国内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针对高校学生和科研工作者的职业教育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