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和你相遇
这里正在记录我的所思所学
订阅免费邮件通讯接收最新内容
首页 归档 想法 工具 通讯 播客 简历 主页

除了E人变I,断网半年后我的3个感悟和1个项目

写在前面

你好,我是思考问题的熊,熊言熊语公众号/播客的主理人。一个超过半年没有和你通过邮件通讯相见的拖更作者。诚惶诚恐,不知道你这半年可好。

不只是没有和你交流,2024 年过去半年多时间里自己基本处于断网状态,变成了一个只有线下模式的 NPC。

此刻,当我打开电脑准备写点什么,感觉熟悉又有些陌生。就像准备要和很久没联系的朋友见一面,难免会觉得忐忑。纠结许久,还是只能先说一句:好久不见。

在本期通讯内容中,我将和你分享过去一段时间我的经历感受和反思,也会为你推荐一个我在进行的秘密项目,邀请你参与体验。

我从E人变成了I人

过去半年多,我扎扎实实地经历了几种情绪和几件事:亲人的离开、价值感的缺失、不知道被什么裹挟着看起来的努力,还有重新理解人和人的各种亲密关系。

很多时候我都想把这些事情和感受分享给你,甚至有两次一大早起来已经打开话筒准备录一期播客,但又都放弃了。

我起初把这种心态变化归结于年龄上涨之后「表达欲」的降低。但这半年密集经历的事情让我明白,这种变化可能来源于:经历了新的一件事之后就会发现之前经历过的似乎也没什么。

有趣的是,16 型人格测试的结果一年前我是 ENFJ,但是前一段时间又进行了一次检测自己变成了 INFP。我从E人变成了I人,不知道预示着什么。

美化智商和把手弄脏

我习惯一段时间内对一件事情异常投入。这个性格和方法上的缺陷会导致我容易在「一件事情上」周期性地出现和消失。而这种转变往往是因为我突然「阶段性」地想明白了一点东西。

2023 年 11 月初,我曾经摘录了这样一段读书笔记:

美化智商的表现之一,是把别人的见解转述出来,以获得影响力。重要的不是通过美化智商提升影响力,而是亲身实践后获得的观点或洞察。by《笔记的方法》

《笔记的方法》这本书里提到一种「美化智商」的概念。作为一个几乎不用美图功能的人,看到这段内容之后不得不承认,公共视野下的自己是不是偶尔也有美智的行为。

我曾经和一位好友聊过关于「分享」的话题,当时表达了关于「分享」的三种理解,也在这里转述给你讨论。

分享这件事,根据我的观察有 3 个层次。

第一层是利用信息差,把我看到但你还没看到的信息转达给你。 这件事本身不存在能力差别(emm,也许快速接触到信息也是一种能力)。做好这一层的要务是「快」,同一个信息在不同节点间流动,只能争取做第一个信息传递节点,而且这个节点的辐射范围越大越好。

第二层是整合转述和总结未经实践的他人观点。 其实,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有很高的要求,也是绝大多数创作者的终点。日常学习、读文献和读书都是如此,我在大多数时间也才停留在这一层。做好这一层的要务是「想」,和别人接触到的信息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肯花功夫理解和思考,这样就不需要一直追热点和时效。

第三层是躬身入局把手弄脏。 你分享的是真实地实践反馈与感悟。做好这一层的要务是「做」,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重复自己看到的,验证自己想到的,也可能发现一些从未有人提到的洞察。

一句话总结这三个层次就是: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到了什么。有效的分享不仅仅是传播信息,更需要深入理解分析和思考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过去半年,我把大量时间放在了一个真实的研究项目上。有自己的数据,尝试了各种方法希望能从中获得 Know how,也经历了各种波折和困难。这个项目的部分研究结果会在今年 ESMO 会议上发表。

在这个过程中,如书中写的,我希望让那些看到想到的观点穿过自己,沉淀出属于自己的知识。我也希望,今后带给你更多的是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我又一次深刻理解了所谓解释深度错觉(Illusion of Explanatory Depth, IOED) 这种认知偏差。IOED 是由耶鲁大学研究人员 Leonid Rozenblit 和 Frank Keil 在 2002 年提出的概念。这种认知偏差指出: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对某个主题的理解程度比实际上要好得多。

如你所感,对别人,我们总是会看到一些文章,看起来感觉头头是道,但只要让他再稍微要求多一步解释就会露馅。对自己,我们有时候会以为自己已经很了解一件事,但只有动手做一下才能意识到自己并不清楚。

重新审视 LLM 基建下自己在做的事情

也是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各种大语言模型层出不穷。借着自己能写一点的代码,我尝试将 LLM 融入到自己各项日常学习和工作流中。

虽来不及思考 AI 会不会替代人或者何时会替代人,但我一直努力尝试用 AI 替代自己。我把自己会做的每一件事都尝试用AI做一遍,去探索今天 AI 的边界,也重新认识今天的自己。

到目前为止,大概日常 20% 的重复性工作和信息获取与整理可以丝滑地让 AI 配合我完成,不到 30% 可以让 AI 参与进来。而剩下的一半我还在持续探索,这也让我看到了目前即便最强大的LLM仍然存在局限。

在让AI替代自己的过程中,我反复审视过去几年一直在坚持的内容输出。

发现除了时效性信息的传达和知识性内容的归纳,在 LLM 逐渐可以成为基建能力的今天,和你分享我一直完善和践行的各种方法,反而可以产生更重要的价值。也是因为有了 LLM 这个趁手工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越来越格外正确。

秘密项目 insightpaper

在我既往和你分享过的各种思考碎片中,我一直反复安利我们每个人应该持续拥有两个东西。

一个是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我们才可能不只做有明确目标和熟悉的事情,才能有机会做出一些好玩的东西。

另一个是属于自己的产品,它可以是一本书、一个软件或者是一个实际的物件。总之你要全程参与决策它的构思、生产和未来发展。

一个属于自己的产品,会帮助我们顺其自然地完成从看到什么到想到什么再到做到什么的三级跳,也会自然地帮助我们克服"解释深度错觉"的认知偏误。

类似的观点我前几天也在万维刚的一篇文章中看到,他提到:人应该有个自己的"秘密项目",做个 maker 去设法创造一个东西。你对这个东西的要求应该是,除你之外至少还有一个人很愿意用它。

写到这里,我就再和你汇报过去半年我一直在"秘密"进行的另一个项目:

过去几年,无论是写博客还是录播客,无论是分享思考还是专业知识,我做的每一件事,本质都是将自己日常输入的海量信息,通过自己逐渐形成的逻辑和方法进行追踪、过滤、加工和整理,变成一种更优质的内容进行输出。
如今,我希望可以把这一套逻辑方法进行提炼总结和产品化,让更多的人可以高效的获取信息和吸收知识。于是,就有了第一步 InsightPaper。 by 思考问题的熊

InsightPaper 是一款整合了大语言模型能力的研究进展追踪和文献辅助阅读工具,其背后的开发逻辑是我自己这些年摸索出的一套完整的研究进展追踪和文献学习方法体系。

InsightPaper 不止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配合你一起完成答案的探索。

如果你是最近一年关注和订阅了熊言熊语,我想大概是因为你看到了我很多关于最新研究进展的梳理和总结,你也一定对"读文献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有所体会。

读什么和怎么读,这两个最根本的问题就让很多人感到困扰。当想把这件事的系统理解讲清楚时,我发现通过写文章把这件事情说明白远不如直接做一个工具让需要它的人用起来实在。

于是,在几十个夜晚和周末的反复测试和完善后,就有了目前这个前端后端加起来接近 3000 行代码的工具。

目前测试版形态大概是下面的样子(虽然不炫酷,但是挺好用)

文献检索小结

核心文献检索

核心信息提炼

最新相似内容推荐

一些好朋友在内测 InsightPaper 的过程中给出的反馈大多数是:

  • 搜到的结果比常规的搜索引擎有更多是我想要的
  • 推荐的相关文献既有最新的研究结果也有既往引用数最高的经典内容
  • 给客户做调研报告、准备论文综述的时候,检索总结和文献提炼确实有帮我省时间

InsightPaper 今天正式面向所有熊言熊语订阅读者发出小范围公测邀请。

如果你对于文献阅读有需求,对 InsightPaper 感兴趣,可以**通过添加我的微信 kaopu_bear 备注"InsightPaper 内测"**获取 InsightPaper 的使用方式,并进入测试交流群随时沟通。

关于邮件通讯

以上,就是我过去一段时间的思考感悟和insightPaper介绍。在本期内容最后,我想说一下关于熊言熊语邮件通讯本身。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相继有一百多位认可信任我的朋友,先后通过付费会员的方式支持熊言熊语,但是如你所见,我并没有为大家完成足够的交付。这点一直让我惴惴不安,如鲠在喉。而绝大多数朋友表现出的理解和宽容,又让我感谢满满和有所亏欠。

从本周开始,熊言熊语邮件通讯将在「insightPaper」能力加持下正式恢复更新。

过去半年,我完成了自己信息获取工作流和写作工作流的升级,在有能力保证常规内容更新的基础上,也可以拿出更多精力完成上文中我提到的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输出和分享。

很快再见,这次就写到这儿。


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感兴趣,欢迎通过邮箱或者微信订阅我的 「熊言熊语」会员通讯,我将第一时间与你分享肿瘤生物医药领域最新行业研究进展和我的所思所学所想点此链接即可进行免费订阅。


· 分享链接 https://kaopubear.top/blog/2024-07-21-insightpaper-in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