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和你相遇
这里正在记录我的所思所学
订阅免费邮件通讯接收最新内容
首页 归档 想法 通讯 播客 工具 简历 关于

致考研人 15:最后三个月该如何度过

写在前面

本来想把标题写成《最后 97 天该如何度过》,但是具体到若干天的倒计时方法让人听起来略感残酷,还是改为三个月稍微温和一些。一开始没有写这篇小文的计划,想以两条微博代之。

‌‌‌ 但微博发出后,有一些小伙伴在评论中对我提出了一些质疑和建议,认为问我还**“来不来得及”**的同学只是希望从我这里得到鼓励,如果我不说些好话他们就会消极复习,进而很可能考研失败……

读到这类评论,我还真是“担心”有人会因为别人的一两句话而丧失考研复习的动力,所以赶紧抽 (ao) 空 (ye) 和大家聊聊这三个月大致可以怎么度过以及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以下所写的内容全部是基于我的经历和体会,也就意味着你依旧看不到“90 天轻松搞定考研”之类的内容,但是你这三个月可能遇到的大多数情况里面都会涉及。

在文章最后,我会给 9 月份才开始复习的同学提一点点纸上谈兵的建议。

心态

这三个月的时间对于即将迎来考试的你来说,最重要的也最难搞定的很可能就是心态问题
印象中我最后三个月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复杂的情况下度过的,这其中交织着亢奋、恐惧和偶尔的迷茫。

经历过若干次重要考试的我们,似乎对百天倒计时有一种极度的敏感,我现在还能回忆起中考百天时带领全班宣誓,高考百天时全校集会的震撼场景。到了考研这一百天倒计时,虽然没有太大的动静但是看着黑板上的倒计时突然变成两位数还是会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这种兴奋既包含着即将解脱的暗爽也包含着“我要大干一场”的自我暗示所带来的肾上腺素异常分泌,以至于我每天起床的时间能从之前的 6 点 15 自动调整为 5 点 45,而且都不需要闹钟。

但人也是一个能量守恒的物种,正能量的急剧激发必然会导致负能量的潜在积累,进而影响你的心态。这种恐惧的负能量来自多个方面而且很难避免。

比如来自你自习教室前后左右的同学,你听到你前面的同学和他的同桌说那套政治模拟题他只错了四个选择,而他的同桌说自己做某一年的英语真题阅读就错了三个;比如来自你报考院校的消息,你听说你要报的那个学校那个专业只有几个统考名额,而你身边就有五六个人和你报了相同的专业,更可怕的是似乎他们都还复习的不错;再比如来自你的时间安排不合理,你前一天晚上信心满满地制定了今天的计划,可烦人的是已经晚上 9 点半了你竟然有一门课还没看,于是十点半你拿着书回到宿舍,不考研的哥们儿姐们儿正在聊天,你不看心里发慌看又看不进去。

除了亢奋和恐惧的交叉,迷茫也是会时不时光顾的。听到高中同学的实习工资已经有 6000,听到和你一起的小伙伴已经保研,有时候坐那会想自己究竟在干嘛,甚至会纠结为啥自己之前就没多用点功。迷茫,于是翻看数学做不下去又打开英语,接着读篇阅读读不下去干脆看看政治,最后政治多选题永远选不全,迷茫。

对于复习而言,你我都知道重要的是有一个平静的心态,可是很难静下来到底怎么办?

我去年的做法是让复习时间安排的尽量紧凑,多动脑子多弄手,少比少问少打听。如果有人故意炫“优越感”,你就回敬:“你错四个已经不错了,这年的题确实不好做,我还错了三个。”即便你实际错了七个也不重要,大家这个时候都是图一乐呵,谁也别太当真,好好复习自己的就行了。

我们不能消除复杂心态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缩短心态波动的时间,如果实在烦躁可以暂时做点自己拿手的东西,比如我就会做一篇英语阅读。有意识的投入会让你逐渐平静下来,之后再攻坚克难。

如果还是烦躁不淡定,干脆停下手头的工作出去走走运动一下,或者就是让各种复杂的情绪一起袭来集中释放,任其发展。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方法会让你过一小会就自动意识到这样下去也并没有什么用,负能量释放了你也就自动又开始淡定地复习。

复习策略

克服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行动,三个月的复习多少还是应该有一些方法。
以下是我当时的思考过程,供参考。

首先,到了这个阶段你应该清楚自己四门科目中哪些相对强哪些相对弱。在复习策略上你可以选择让强科更强、让弱科补强、所有科目齐头并进。我当时的原则是让弱科补强,于我而言,英语政治都还不错,专业课才是后期的大重点。于是最后三个月我在英语上花费的时间可以说已经很少了(当然这得益于我前面 6 个多月的积累),政治也只不过跟着王老师的课,晚上再做做练习题,白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整理和消化两门专业课的课本内容和真题。

其次,你要学会分析自己每一科的弱项和强项。比如当时我考研英语的阅读部分感觉已经没问题,完型又提高不了太多,于是在本就有限的英语复习时间里主要都用来准备两篇作文。后期政治复习选择题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每套模拟题的选择部分分数达到 40),就需要花时间去重点整理各个专题,并学习答题思路和答题语言。

这一思路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很多人是做不到的。因为人是一个会自动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物种,我们都喜欢做自己擅长的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事情,尽量避免接触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对于复习而言,直接体现就是花更多时间在你已经相对不错的内容上而有意回避自己真正的短板。

最后,还要时刻把握复习的方向。自己复习相对好的内容绝对不可以放下不碰,比如你自己英语阅读复习的好就干脆一周没有做过一篇阅读。这样下去,你一周之后会发现自己阅读其实根本复习的就不好。一定要隔一两天就做上两三篇保证做题的感觉。补短板固然重要,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最后就是死在自以为最擅长的东西上。

在还有九个月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学会怎么复习;在还有三个月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知道什么重点复习什么捎带复习什么不复习。
时间剩下的越短,越考验你规划时间的能力。

注意事项

把握好追求最新信息资料和处理好已有信息资料的平衡

考研时间临近,你可能会听到越来越多的爆炸信息,看到越来越多的“高大上”复习资料。时刻留意考研院校的最新动向是对的,但是没必要刻意搜集,尤其是还能招几个人的问题,除非你还有再换学校和专业的勇气。如果只招一个人,为什么不可以是你?

时刻留意最新的复习资料也是对的,但是不要见题就复印见题就做。这一情况在政治上尤为突出,今天这个押题王出了五套卷,明天那个专家压了二十题,后天网上又流传了一份“看完这个,毛中特满分”的资料。你说你看还是不看,做还是不做。我个人的建议是,找一本公认比较好销量最多的去重点研究,其他的看看题目用已有的知识体系找一找答题思路就可以。

不要有一种别人的资料永远是好的这种心态,关键是你怎么用好自己手里的东西。切记,不要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找资料打印资料中去。

把握好强力复习和适度休息的平衡

这三个月的时间确实关键,在强力复习的同时你必须要学会逐步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兴奋点。明白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复习才是最痛快,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但愿你没有和我一样唱起来)

我去年最后三个月每天的复习时间其实是逐步缩短的,我也碰到有同学复习到考试前突然病倒了。其实,这三个月你必须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复习和答题的节奏,不要时紧时松,也不要一味的加量。节奏对了,每天不会太累还能保持一个好的心情。

当还剩 30 天的时候,我感觉一个人的水平已经很难有极致的飞跃,重点是保证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已有水平。这其中,后期的三到四次模拟考尤为重要,每个周五准备好四科题目,周六周日按照考试的作息和时间安排进行模考,晚上可以适当放松休息,下周一再对四科题目进行分析总结,适当调整一周的复习计划。

如果你想模拟更加真实的考试状态,甚至也不妨早上出门先去做半个小时公交模拟一下考试那天赶路的情景,而不是从宿舍悠闲地走到教室。这样三四次循环下来,到了考试的那个周末你应该会有一种相对好的考试状态。

把握好与研友交流和自我独立思考的平衡

如果你身边有考同一院校或者同一科目的研友,那么后期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手里有的资料不要掖着藏着,决定最后成绩的不是你手里有什么而是复习的如何,只要你心诚,多数人还是愿意和你坦诚交流。

你们可以时不时地交流一下复习的感受,或者彼此又分析出了哪些可能的考试重点,或者去请教一些你一直搞不清的问题,或者去给对方讲讲他不理解的内容(如果你能给别人讲清楚,那就是真的理解了)。

另一方面,只要你和别人交流就会面临着别人比你复习的好或者你比别人复习的好这两种情况。把眼界放开阔一点,不是只有你们两个人考试,还是把重心放在复习本身上来,不要因为谁复习的好而影响了自己的节奏。不管你复习的好还是不好,不都要继续复习么。

九月开始复习的建议

如果九月开始复习,我相信你一定是经过了慎重的思考。

比如你报考的学校只要过线就行,比如你要考本校的研究生而且还是比较容易的专硕,比如……
我身边的确是有一些同学九月开始复习然后顺利的考取本校研究生的。通过对他们的观察以及我自己复习的感受,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英语

用一个月时间背单词,同时用两个月研究近十年的考研英语真题。最后一个月背一些作文的模板,再做几套模拟题。(我有同学就是这样英语考了四十多,够用了)

政治

其实政治大多数都是 9 月开始复习的,没什么问题。看大纲解析,或者直接背市面上的辅导书,比如风中劲草或者知识点提要之类的,再做肖八和肖四的模拟题,然后背模拟题的答案。(我有同学就是这样政治考了五十,够用了)

数学

数学算是专业课中的一门,我 9 月开始复习的同学多数是考数学农(比数三还简单一点儿的那种),看一遍课本认真做做课后习题,再做一下十来年的真题基本过线没有太大问题。

另一门专业课

我那些敢 9 月复习的同学,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专业课比较简单。考前两个多月背背课本重点,背背复习资料和历年真题的答案,过线基本不成问题。

靠谱学长:一只思考问题的熊
2015 年 9 月 20 日
于中科院上海生科院


本文作者:思考问题的熊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 (CC BY-NC-ND 4.0) 进行许可。

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感兴趣,欢迎通过邮箱或者微信订阅我的 「熊言熊语」会员通讯,我将第一时间与你分享肿瘤生物医药领域最新行业研究进展和我的所思所学所想点此链接即可进行免费订阅。


· 分享链接 https://kaopubear.top/blog/2017-01-26-tokyr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