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本来打算潜心写论文,后来接到了一家日报记者的电话说想进行一个电话采访。 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说采访就采访,我得想一下说什么,我不愿意采访之后那些记者加很多特技。后来记者告诉我一定不会删减我的回答内容,所以我就愉(wang)快 (le) 地 (xie) 答 (lun) 应 (wen) 了。 以下为此次电话采访的文字稿,大家可以看看。 问了挺多问题,如果有一两个问题看完解决了你的痛点那就是纯属走运,如果看完觉得没啥意思也纯属活该。毕竟记者问什么我也决定不了。 Q: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吧,你为什么叫“一只思考问题的熊”呢? A:其实一开始觉得叫这个名字没有什么歧义,只是因为那段时间比较喜欢布朗熊,为了装 X 就用“思考问题”来修饰一下,我本身并不姓熊,最近越来越胖身材确实更像一只熊了。当然大家称呼我“熊学长”我也没有意见。 Q:为什么要做现在做的事情,你不是说考完研应该更忙么? A:从小比较能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学到的东西和比人分享,另外过去一年的备考经历教会了我很多东西,绝对不拿出来说说憋在肚子里也消化不了,所以就写出来。 Q:从备考角色进入辅导角色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 A:不能说是辅导,刚才已经提到了就是学习,和研友一起学习。我没有多大的本事能谈得上“辅导”这两个字,其实就是交流而已。我把自己想法告诉你,你觉得有用就听一些觉得扯淡就乐呵一下。前两天有人问了我个问题,我查了半天资料自己也没弄明白,后来请教了更专业的人士才解决。 Q:简单说一说你对现在的辅导机构和辅导老师的看法吧? A:这个真的可以说么? Q:后期我们会加马赛克的。您可以放心。 A:既然你问了我就说说,我是一个死理性派,从来没有迷信过哪一家辅导机构或者哪一个老师。 Q:关于上个问题能举几个具体一点的例子么,你其实也推荐过一些老师和书啊? A:既然说到这一步,我就举几个例子。记住要加马赛克啊。本身我给大家推荐过的东西也不多,那我就找我推荐过的稍微吐槽一下。 Q:刚才你提到了技巧的问题,你觉得什么叫技巧啊? A:说实话,有时候技巧和方法是挺难区分的。考研复习的后期我自己也有些方法,似乎也可说是技巧。但是一上来就学技巧我觉得挺扯的。 Q:你怎么看待像你这样活跃在考研人中的过来人? A:这是一个好问题,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Q:你可以解释一下么?另外你是不是也经常被打脸? A:我个人认为过来人之所以经常纠结或者看起来自己打脸是和前来取经的考研人有关。为什么这么说呢? Q:既然你提到了前来取经的考研人,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么? A:没有,因为我基本每天都在对他们说。 Q:还是说几句吧,毕竟有一些认可你的人。 A:我就是希望每个人都尽量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看到什么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迷信不盲从。当然,这个判断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 Q:最近很多寒假或者三月开始复习的考研人似乎都进入了一个迷茫期和困惑期,你怎么看? A:确实,我今天还发了个微博让大家吐槽,很多人都说自己的状态不好很迷茫。 Q:这几个月下来你对于自己接触过的考研人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A:充满理想,充满干劲。 Q:对他们你最担心什么? A:过犹不及。因为总是把一个终极目标摆在眼前很容易疲劳和崩溃,结果反而不会达到预想的目标。我当时就是想着每天把该看的东西看好,该学的学完,最后的结果反而比我预想的还要好。 Q:你怎么看待现在你在的这个圈子,我是指考研辅导圈? A:你这个记者问这种问题也太没有水平了吧。谁在考研辅导圈,你才在考研辅导圈,你全家都在考研辅导圈。我辅导你你愿意么? Q:对不起,那你觉得做成一件事需要什么条件? A:这个我之前总结过。 Q:你有没有自己比较崇拜的一些人? A:罗永浩。从他的老罗语录开始,到后来的牛博网,到现在的锤子科技。他改变了我的三观,让我开始试着做一个让这个事情更美好的人。 Q:那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A:爱过。 Q:逗比,不是这个问题。我是想问你个傻 X 一个人自问自答写了这么多有意思么? A:这不是过节么,任性。另外,假装有个人问,我不会显得我太能说。 参访单位:《靠谱日报》 本文作者:思考问题的熊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 (CC BY-NC-ND 4.0) 进行许可。 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感兴趣,欢迎通过邮箱或者微信订阅我的 「熊言熊语」会员通讯,我将第一时间与你分享肿瘤生物医药领域最新行业研究进展和我的所思所学所想,点此链接即可进行免费订阅。写在前面
参访内容
我现在就是一个“准”研一的学生,即将迎来在中科院硕博连读的五年时光,硕博的方向是植物学这一块,算是基础学科。其实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的一些手段做一些基础性生命科学研究。
至于后来的英语新闻以及其他的东西,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一个持续学习的状态,顺便希望给那些愿意看的考研人带来一些帮助。
去年备考的时候我就是整天埋头学自己的,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现在虽然不用那样复习了但是感觉比以前还要累一些。因为,每次你要写点什么说点什么的时候都要更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要想这个东西写出来别人看了有没有用,有多大用,会不会坑别人,其实挺累的。但是看到一些积极的反馈心里还是会有一些成就感。
我看过谁的东西,学过谁的东西,如果有收获我就觉得这个对我有帮助,但是如果回过头来看有一些问题我也会说出来。可能当老师的不会喜欢我这样的学生吧……
我看到很多研友都特别推崇自己跟过的老师,有的像狂热的追星一样,整天就在微博里喊“老师你好帅”,“老师你是我的女神”……如果别人说这个老师的不好,他就说“你说他不好是因为你不懂,别在这瞎 BB”。还有些所谓的经验贴就像是广告贴,全篇读下来就是告诉你一月份买这个老师的这本书,二月份买那个老师的那本书,三月用这个老师的这个视频。
去年在(此处马赛克)老师还没那么火的时候我就已经看过一本他的词汇书,书里的单词都是结合着真题例句,而且他的视频课会根据一个词汇给出相应的扩展,拿到以后我觉得这个书真好。但是因为涉及到太多真题例句而且词汇编排比较乱,没有在前期背单词的时候使用,放在后期精读真题之后复盘总结使用的。
看这个老师视频课的时候,他的书里涉及一到阅读真题,当时屏幕上只有选项并没有配套的文章。课上他说这四个选项有三个单词都是情绪向下,只有另一个情绪向上,所以选那个情绪向上的,最后还补充“你把单词学到这个程度,阅读真的很简单”。可是我明明做过那个题,我知道答案还真就不是他说的那个。可能你会说“谁不难免出个错?”,但是我隐约觉着一个专讲考研词汇的老师能把考研真题的错误答案讲成正确的还这么肯定是不是真的有些不妥?后来我发现是我错了,因为他不光讲考研,托福啥的也讲;也不光讲单词,火了之后一年一下子出了十几本书,涵盖了考研的各个领域。我不知道这些书里有多少东西是他写的,也没再看过,只是希望不坑学生就好。
但是在我的之前的文章里还是推荐了我最开始用过的那本词汇书,仅仅是因为在我通过真题学单词的过程中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另外,在英语复习中对我帮助最大的应该是(此处马赛克)老师,之所以说帮助最大并非因为书里的知识点多么完善讲课多么精彩,而是通过他和他的书我学到了两个最重要的东西:精读文章和轻技巧重基础。正是这两个指导性的理念让我没有走很多二战甚至三战的研友的错误道路:以为一切都有技巧,有空可钻。
但是最近总有研友问我一篇外刊文章要看三天怎么办,一段话要看四个小时怎么办?
首先,大家应该明白读得精不等于读得慢,精读不是瞎读也不是抄字典,那么精读应该怎么读呢?
外刊是一本教会你精读的书而不是一本需要你瞎精读的书。看看老师针对一遍文章精读出了哪些内容,做了怎样的扩展,精读的重心在哪里,如何分析一篇文章的结构和行文思路。学会这些东西,远比你早期复习多记了一个短语查了一个单词重要。如果想打基础的话主要掌握书里给出的内容就可以了,没有太多必要为了一篇外刊里的文章花好几天的时间。学会了如何精读,用这套方法去啃近二十年的真题。
你想想,我们学一门技能应该先整体的把握和学习,熟练了之后再用自己的“小聪明”创造一些方法,这些方法是在你对所学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发现的规律总结出来的,用起来自然能达到和一开始相比速度提高正确率增加的效果。
如果你一上来先学技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就好比我现在告诉你做好阅读只需要知道六个字“定位、替换、排除”,会了这六字大法你阅读就无敌了。你不相信?那我就给你拿出一篇真题来讲,我就靠这六个字,用 10 分钟的时间做完了一篇阅读而且全对。
你信了吧。好了,那你现在做题吧,你默念定位定位替换替换排除排除,(此处马赛克)老师保佑。但是你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怎么定位,自己竟然不知道题干里的那个词和原文的那个短语可以替换,有一道题你定位了也替换了,可是你竟然只排除了两个选项。你还想,为什么老师用这六个字就可以为什么我不行呢?老师真是太厉害了,一定是我对这六个字没有很好的顿悟。其实他没有告诉你,他是在单词都认识、看懂文章又讲了这么多年课之后总结出来的六个字。当然也有人说这六个字非他原创,这不是我关心的问题。
我本身不反对技巧,可是你要掂量自己有没有使用技巧的资本。从小老师对我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觉得在老师为数不多的真话里这是很重要的一句。
我们这些人大多数本来就是看起来很纠结的,这是一个共性。
举个例子,我一直都在关注一个学长,他是一个老师的入室弟子这让我感觉更加神秘,他的文章给过我很多启发。这几天他发了一篇长微博,其中有一个观点是认为一些老师和过来人讲的真题几遍论不重要并告诉研友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看,几遍论的东西不用太当真。这篇文章得到了很多研友的赞同,这一观点我也是很认同的,但是就在前几天他发了微博说这个“阶段数学复习要保证每天 6 小时、最好 7 小时”。我个人感觉这种观点和做几遍真题的观点应该是一个意思或者说类型。
如果觉得几遍论的方法有问题那为什么要规定别人每天最少复习几个小时数学呢?如果觉得这些论调不重要,而是需要取经者自己感觉,为什么要给别人这样的建议呢?或者说过来人真的知道现在的考研人每天有几个小时复习么?也许很多人现在一天的复习总时间都达不到六个小时。
当然这个现象的存在是和我们过来人的对应群体——取经者有关。
第一,如果他们想问一个具体的问题比如“英语真题做几遍”,我就不能回答“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样说的话会被骂街,因为人家问你做几遍,你就要说你做了几遍;如果他们问你“真题要做三遍么?”我就会说“不用,要看你的具体情况。”我要是说必须做三遍也是要被骂街的。
对于这类问题我现在只能用特效来答。你问我做几遍,我就只能告诉你我做了三遍,每做一遍真题都做了什么,重点在哪里,如果你觉得自己一遍能解决我三遍的问题那么随你。还有一类问题我是随机应变回答法,你要是问我“现在开始做真题早么”我就回答“不早”,你要是问我“现在开始做真题晚么”我就回答“不晚”,你要是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做真题啊”我就回答“现在”。
另外,大家和别人交流尽量要找有共同理念和有认同感的人交流,如果你对一个人有生理性反感,即便他的话是对的你也听不进去。比如我是一个 smartisan T1 的用户,如果看到一个人手里拿着锤子手机,那么即便不认识我们交流起来也会比较顺畅,这就是因为我们在某个问题上有一样的认同感。
我觉得原因有两个,一是有的人以为自己是从二月复习的,但是这两个月根本没怎么好好看书,看着别人都复习了一段时间来这儿假装难受,说什么复习效率低看的慢。看的慢是没问题的,只要你看了有收获而且掌握的扎实,即便看的慢也会很开心。只不过很多人怕被人鄙视,把没怎么看等同于看的慢。
对于这些人我只能说:“迷茫你妹!起来学!”
很多人确实埋头复习了两个月,但是感觉自己很累。这第二个原因可能是你自己的方法不对或者给自己强加的任务太多,这个时候回头看看及时调整是很重要的。拿出几天时间,把之前复习的内容看一下,再休息两三天开始下一阶段的复习,这样做往往能缓解一直往前冲的焦虑。
我觉得做成一件事只需要三个条件:坚持努力;正确的方法;良好的心态。另外可能还需要一点运气,但是要相信,努力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
还有我女朋友,总是可以让我无话可说,你要知道让我无话可说其实挺难的。
记者:另一只思考问题的熊
本文观点仅代表采访者个人,和本报无关。
2015 年 5 月 2 日星期六
· 分享链接 https://kaopubear.top/blog/2017-01-26-tokyr11/